盘锦人大信息网欢迎您!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人代会 >九届三次人代会 >会议报告

关于盘锦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4日在盘锦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发展改革委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盘锦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认真执行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盘锦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市经济平稳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改善、外界预期提高,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全市经济运行筑底企稳、回升向好。制定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1+5”系列方案,成立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清单化调度推进投资消费出口等10个方面、309项重点任务,工业增长、乡村振兴、打造石化及精细化工全产业链、生态文明建设、央地合作等5个方面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成效。持续落实国家、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市经济持续企稳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76.1倍,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17.2%。

(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投资、消费、外贸持续改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建立健全“一班、一法、五率、四清单”项目推进机制,专班推进18个纳入省若干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全面开工、总体进度达到27.5%,双台子储气库双向输气管道工程成功投产、马19储气库先导试验工程注气系统投运,金发生物基材料一体化、伊科思碳五等500个投资超500万元项目实现开复工,伟英兴、研峰科技、格林凯默等216个项目竣工投产。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深入落实国家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打造“世界红色海岸”等10大消费场景,百年福街、广厦艺术街成功获评第一批“辽宁省省级夜经济示范街区”称号,发放汽车、油品、家电等消费补贴1529.5万元,累计拉动消费12.14亿元。外资外贸持续改善。华锦阿美等外资项目加快建设,我市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排名全省第三。新增有实际进出口业绩企业15家,引育跨境电商企业20家,我市水飞蓟素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份额97%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水飞蓟素加工出口基地。

(三)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迈出重要步伐。辽河油田连续38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坚持“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方向,围绕“六大板块”延伸17条精细化工产业链,三力中科等39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金发科技ABS等项目产能充分释放,聚烯烃和工程塑料等产品产量增长10.7%。辽滨经开区连续5年跻身中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大禹防水获得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东北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加快建设。我市成为48个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城市之一。京粮盘锦港粮食物流产业园项目(一期)全面开工,高升、辽滨两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分别实现40亿元和200亿元,港口粮食吞吐量预计达到400万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光学电子产业基地一期正式投用,中蓝光电马达产品出货量位列国内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4.1%,成为手机马达领域“隐形冠军”,光学电子特色小微产业园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到52%。北斗通航装备产业园开工建设。“数字盘锦、智造强市”建设加快推进。辽滨经开区、盘锦高新区成功入选首批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益海嘉里获评省级智能工厂,禹王无纺布等7户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推进“数智油田”、辽河储气库智能化建设,油田井、站数字化覆盖率分别提升至53%、57%。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东北快递(电商)物流产业园日均转运快件450万件以上,初步形成东北快递转运中心和东北电商仓储中心。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高效运行,全年交易额有望突破130亿元。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成功创建省级智慧旅游景区,稻作人家民俗村、黑风关古镇入选全国重点乡村旅游线路,全年全市接待域内外游客同比增长179.9%。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动能积蓄壮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成效。加快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建设,金发科技研发中心等9个机构入驻,萘二甲酸等15个项目完成验证。全球首个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APC先进控制项目在我市竣工。新建市级产学研联盟20家、总数达到114家。科技型企业加快集聚。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2家、雏鹰瞪羚企业18家,总数分别达到217家、562家、105家。成功获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实施技术攻关项目20项,格林凯默光刻胶初始原料绿色生产工艺研发等3个项目列入省级“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榜单,新建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家,全市科技成果转化70项、技术合同登记额11亿元。科技人才引育成效明显。实施“盘锦英才计划”,全市新引进各类人才3043人、高层次人才22人、“带土移植”团队7个。

(五)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动力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个方面、82项措施,一体抓好政务服务“三化”、信用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规范等系列改革。扎实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专项行动,案件办结率达到99.2%。实现“一件事”集成化服务35项,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120个工作日内。积极参与全省政务诚信监测评价,我市获评全省政务诚信建设优秀城市。统筹开展“千人助千企”“助企先锋 服务振兴新突破”活动,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5.34%。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标准地”供应模式实现突破,首宗用地顺利成交,实现“拿地即开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通过省级验收。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23.4公顷,处置闲置土地237.6公顷。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8户市属国企营业收入增长3%。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盘锦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通用泊位、液体散货泊位等工程稳步推进,港口年通过能力达到8000万吨。打通跨境电商综试区“1210”进口模式通道,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42项。积极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强与沿海经济带各城市对接协作,协同推进住房公积金一体化等合作事项。促进“锦营盘”三市互动,仙人岛—盘锦输油管线改造工程有序推进,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出台《盘锦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重大项目用地用海需求得到精准保障,46平方公里已填成陆区域通过自然资源部备案。协同合作不断扩展。推动与无锡市在产业协同、校企协作等方面对口合作,江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盘锦分中心成功落地。与辽宁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辽宁大学盘锦城市研究院正式成立。支援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的10个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安排资金1801万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开展以商招商、大数据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赴德国、沙特等国家开展友好访问和经贸人文交流,全年新签约项目200个。

(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油地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率先通过省级技术评审,县区、镇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速编制,“一轴一带两翼五城多点”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格局基本确立。辽西北供水盘锦应急支线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国省干线公路维修改造35.1公里,实施新建、续建改造老旧小区37个、完成改造26个,施划停车位3.2万个。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0条,实现村村通公交、通快递,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全域全国文明城市有望实现“双突破”。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出台《盘锦市耕地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2.7万亩,推广“红海滩1号”等优质水稻品种20万亩,水稻、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8.7%、95.8%。盘锦农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成功举办第四届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品牌价值分别达到592.42亿元、409.81亿元。每日农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以上,省级美丽示范村、美丽宜居村占比提高到73.7%。油地融合步伐加快。发挥油地融合“3+1”党建联盟工作平台作用,共同推进辽河储气库群和绕阳河兴隆台区段防洪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动耕地保护、废弃井场生态恢复等事项。

(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协同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配合完成范围边界和功能分区优化。整合优化全市自然保护地,辽河口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通过国际专家现场评估。辽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下游盘锦段)建设任务高标准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节点任务。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9%,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健全32处水源保护区例行排查机制,全市4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0%。“双碳”战略扎实推进。印发实施盘锦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能耗强度降幅居全省前列。辽河油田公司新能源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折算减排二氧化碳约7.7万吨,双229块热采稠油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技术(CCUS-EOR)源汇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辽滨经开区、盘锦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丰海(盘锦)水稻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辽滨经开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项目24项,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省级验收。

(八)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稳就业力度持续加大。全面推进“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保障用工”专项行动,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新增创业1.1万人。开展“高校毕业生留盘来盘”专项行动,与17所高校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引进高校毕业生9315人。社会保障有力有效。城乡居民低保月人均标准提高到792元,增长2.06%、全省第三。特困人员、孤儿等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标准保持全省前列。累计6187人享受长护险待遇,人均待遇标准1850元/月。居民医保“两病”政策起付标准由100元降至50元。健康盘锦加快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市中心医院、辽油宝石花医院、市中医医院牵头建设3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我市成为全国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市中心医院获批国家级癫痫中心、脑血栓病治疗中心项目开工建设,盘锦市中医医院新址正式开诊。有序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局完成机构组建和挂牌。盘锦成为全省首个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地级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幼儿园公办率52.5%、普惠率89.6%,新增普惠性民办学位3230个。盘山县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验收工作。辽东湾实验高中被评为省特色普通高中,市高中、辽油一高被评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恢复办学通过省验收。“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持续扩大。辽河康养服务中心开业运营,17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加快完善普惠托育生育服务体系,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4.4个、全省最高。文体事业加快发展。举办辽河楹联书法文化节,开展艺术作品展览等文化活动121场。我市完成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复评验收。实施体育民生工程,建设健身器材173套。辽宁盘锦益胜雪狼男篮获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第三名,辽宁女篮正式落户盘锦。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稳妥处置房地产市场风险,完成4个项目、978户“保交楼”任务,化解107个小区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问题。有序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开展清收挽损工作。大力推动“延期限”“降成本”,持续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牢。积极稳妥处置浩业化工“1·15”爆炸事故,建立“1+1+11”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体系,开展11个传统领域和17个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国务院安委会、省安委会督查发现隐患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社会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扎实开展“万件化访”行动,调解社会矛盾纠纷1.7万件,深入开展“平安护航”等专项行动,电诈案件连续两年保持“两升两降”,刑事案件立案数量连续三年同比下降,盘锦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与此同时,档案统计、妇女儿童、信访安全、防震减灾、消防应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退役军人、残疾人、普法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受多重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未能完成预期增长目标,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需夯实;主导产业结构单一、链条偏短,新质生产力尚未形成规模,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三户重点石化企业尚未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石化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工业经济增长基础仍不稳固;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还需完善,要素保障亟待加强;政府债务、金融机构和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也是盘锦建市40周年和乘势而上开新局的特殊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用好支持政策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

2023年盘锦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正在补齐、回升向好的态势日益巩固的基础上,综合基础条件、增长潜力和预期变量等因素,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按照既切实可行又能提振预期的原则,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6%;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113万吨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把握好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地缘政治环境变化的重大机遇,利用好国家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大政策,按照“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加快项目建设,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落实落细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扭住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这个“总牵引”,锚定“六个走在前列”目标定位,抓牢“五项重要任务”,争取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在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盘锦振兴发展新局面。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联合指挥部机制,加快项目设备采购、施工等进度,稳步实施辽河储气库群等项目,全力稳住投资增长基础。聚焦产业基地培育等15个重点领域,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推进60个央地合作项目。持续抓实“一班、一法、五率、四清单”,做到“开春即开工、夏季大会战、秋季抓总攻、冬季不停工”,力争全年开复工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00个。二是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持续开展“乐购盘锦、惠享美好”等系列促销活动,做好新能源汽车博览会、汽车下乡等系列展会,组织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活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支持广厦艺术街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办好冰凌穿越、冰钓冬捕等冰雪主题旅游活动,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推进市公交客运集团共同配送智能分拣项目建设,打通农村网购“最后一公里”。三是推动外贸提质增效。用活用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国家及省政策性平台,持续推动辽滨经开区精细化工品、高新区石油装备、盘山水飞蓟等重点外贸基地转型升级。协调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设备、保税原油进口等工作,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广交会等重点境内外展会,搭建出海平台。力争全年服务支持进出口小微企业数超70家,新增外贸企业18家,新培育跨境电商企业10家。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转化。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雏鹰瞪羚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雏鹰瞪羚企业1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两大区块互补发展,新实施中试项目10个以上,全市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30个。开展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自主攻关,持续实施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力争全年实施20项重大攻关项目,实施“带土移植”项目7个以上。二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增强烯烃、芳烃等基本化工原料保障能力,延伸下游17条重点产业链,依托华锦阿美等头部企业延链补链强链,结合富余物料,谋划推进60个下游产业链项目。推动“三户企业”产能核定、优化重组,实现良性发展。加快建设东北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实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粮食物流核心枢纽与关键节点建设,推动中储粮油脂直属库、京粮盘锦港粮食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粮食物流中转规模达到850万吨。培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聚焦自主创新和服务型制造,推动天意装备等企业转型升级、抱团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培育产业园区,推动辽滨经开区等园区提档升级,规划建设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配套产业园和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功能区。做大消费品工业,延伸拓展食品制造业、防水材料、橡塑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等。三是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培育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产业,推进金发生物基一体化、键凯医用药用聚乙二醇、东科电解液溶剂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加快光学电子产业基地二期建设,支持中蓝电子上市融资,吸引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前瞻性布局新型储能、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数智油田”、储气库智能化建设,推进辽滨经开区、高新区“5G+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区建设,抓实智慧冷链仓储中心、危化品智慧公路港等数字化项目。四是培育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海洋功能区规划,做强水产品精深加工与流通业,大力发展渔事体验、渔家乐等渔村休闲项目,实施渤海湾海洋牧场生态建设工程,支持辽河口海域海洋牧场数字化改造,推动大金重工等一批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三)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一网通办”深度,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四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综合窗口实质运行。畅通企业和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清理整治一批投诉事项办结难问题。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坚决纠治政府失信行为,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基石。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积极盘活各类闲置资源资产,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能力,推动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支持重点企业资产重组,健全治理体系机制,全力打造现代新国企。四是加强油地融合。坚定不移支持辽河油田千万吨油田稳产、百亿方气库建设和外围区效益上产,协同推进储气、储碳、储能“三大储库”建设,在重大项目、安全生产、民生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五是壮大民营经济。用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措施,实施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培育计划,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小微企业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0户,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5.5万户。

(四)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一是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与俄罗斯、蒙古国在能源装备、化工产品、大宗农产品等方面经贸往来,积极开拓顶驱、钻机、工程技术服务等产品国际市场。深耕日韩,引导重点企业在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不断扩大日韩市场份额。二是积极融入东北海陆大通道战略。加快打通“珠巴新盘”新通道,协同推进京哈高速盘锦段扩容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辽中至辽滨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将阜盘铁路纳入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推动辽滨经开区成为东北海陆大通道产业承载地、物流枢纽地。三是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深化与RCEP成员国、欧美、沙特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贸易投资合作,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开展经贸活动,围绕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前后端、上下游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全年争取实现签约注册项目200个,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四是深入推动区域务实合作。加强与无锡市在项目、园区、文旅等重点领域的对口合作,持续深化与江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校地合作,常态化开展与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对口帮扶。促进锦营盘三市互动,推动仙人岛-盘锦输油管线改造工程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加快建设。五是加快开放平台建设。修编《盘锦港总体规划》,完善盘锦港东西港区功能布局,推进盘锦港大型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进盘锦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配套泊位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15万吨级深水航道前期工作。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保障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种业振兴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10.45万亩,做优红海滩系列、盐粳、锦稻等优质水稻品种。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践行大食物观,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鼓励畜禽生态养殖,依托国家级海洋牧场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开发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盘锦碱地柿子等“红海滩”系列农产品,培育“盘锦水飞蓟”“盘锦草虾”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推进新发地等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区域农产品销售集散地。做大做强水稻、大豆、水飞蓟等精深加工产业,力争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三是打造全域美丽乡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和供水达标巩固工程,加快农村电网装备升级和智能化建设,新建维修农村公路120公里,完成乡村植树12.9万株。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依托乡镇公办中心园办好村园,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农村养老机构设施升级改造,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20个,争创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四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持续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鼓励人才返乡下乡就业创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分场)经济,持续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建设美丽盘锦。一是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形成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三区三线”管控。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出台《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完善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续建改造老旧小区11个,新建和改造城市公园20处。开工建设法盘线曙光大桥、大养线胜利塘大桥等项目,启动向海大道维修改造工程,打通7条城市道路,增划停车泊位1.1万个。推动盘锦(辽滨)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支持盘山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力争我市在全省率先跻身全域全国文明城市之列。二是加强生态湿地保护。协同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推进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建设,推动实施大辽河西岸受损岸线岸滩修复项目,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52.34%以上。持续推进盘山县4.97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提高植被覆盖度。争取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开展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估。三是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多种污染物减排,强化源头治理,消除重污染天气。落实“河长制”,治理内源污染和生态修复,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提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开展土壤修复,加强固废治理,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巩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成果。四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夯实碳达峰“1+N”政策体系,一体推进节能和“双碳”工作。建设绿色工厂2个,辽滨经开区循环化改造园区示范试点通过国家验收。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支持辽河油田CCUS、盘山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等项目建设,争取我市纳入国管海域海上风电登陆点。支持思爱普双碳中心扩大合作,探索推进蓝碳交易。

(七)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持续巩固“双减”成效,加快推进兴隆台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加快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恢复招生,推进盘职院完成兴辽卓越院校建设目标,支持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双一流”建设。二是优化“一老一小”服务。抓好辽河康养服务中心运营和康复辅具产业园建设,新增社区便民食堂10家。强化生育支持措施,落实生育休假等制度,完善生育津贴政策,实现生育保险保障人群全覆盖。新增普惠性托育学位500个,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托育机构。三是建设人才强市。深入实施“盘锦英才计划”,遴选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优秀工程师和盘锦工匠给予重点支持。接续开展“高校毕业生留盘来盘”专项行动,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盘创新创业,全年引进各类人才3000人、高层次人才20人。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制发“五色盘锦”人才服务卡,在配偶安置、医疗保障等方面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八)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引进高校毕业生1.02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500名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扶持创业带头人500人、带动就业2500人。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多层次养老保险建设工程,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巩固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成果。做好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对接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医保门诊保障待遇标准。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提标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三是推进健康盘锦建设。深入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辽油宝石花医院康复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市120急救中心,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打造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四是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全力争取国家文旅部“春雨工程”,促进盘锦与新疆和丰两地文化深度交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完成“小红楼”、甲午战争田庄台遗址、兴隆台烽火台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举办文体旅消费惠民系列活动,高水平承办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和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WCBA),办好市第九届运动会。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盘锦。一是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压实危化品、渔业、燃气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应急管理和物资保障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巩固提升行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二是推动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机制。践行“浦江经验”,推动领导干部包初访案件、下基层解决信访问题,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切实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化解存量政府债务,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盘活闲置资源资产,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四是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加强国防教育与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工作,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信访、审计、统计、气象、邮政、文史档案等方面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认真采纳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把握机遇谋突破、乘势而上开新局、团结奋进促振兴,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盘锦新篇章!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关于盘锦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下一篇: 盘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盘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建议使用IE7.0,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站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6020666号-1    联系电话:0427-282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