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人大信息网欢迎您!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常委会议 >第七次常委会议

关于盘锦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年114日在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上

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晓辉带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对我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组织专委会委员就近就便对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参与校外培训情况及校内课业负担情况进行了暗察暗访8月下旬,组成调研组,到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区部分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就“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走访部分中小学学生及家长,通过各代表团代表小组向市人大代表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市政府领导、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中小学校长参加的座谈会,对教育工作“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形成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双减”工作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3所,在校生103753人,教职工9785人,专任教师8787人。其中小学35所,在校生45782人;初级中学16所,在校生23194;九年一贯制40所,在校生27616人(其中小学17978人,初中9638);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生7161人(其中小学3523人,初中3638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双减”政策以来,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政策要求,全面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完善保障机制,有效落实推进措施,全教育“双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双减”政策有效执行。政府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部署统筹推进稳步实施。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盘锦市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督导县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保了我“双减”工作能够持续、有效、规范运行。在市人大代表填写的156张调查问卷中对“双减”工作“基本满意”以上人数141人,占比90.4%。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有所减轻。市教育局印发《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指导意见》,各中小学均制定了《关于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或具体作业管理办法组建作业管理专班、建立作业管理公示制度;建立了有效作业管理平台,实现有效作业电子化、平台化、智能化;“自助餐式”的作业让学生根据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切实落实“双减”作业新标准。调研中发现实施“双减”后,上学期间学校操场上锻炼的孩子多了,放学后小区广场自由活动的孩子多了,82.7%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变得自信活泼了。

(三)校外培训基本规范。全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建立长效的治理管理方案,实行联合执法原有323家学科类义务教育阶段培训机构通过转型或注销全部清零,压减率达100%。取缔不规范、无资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依托“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加强全市培训机构人员、教材和场地的审核,印发《盘锦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实现对培训机构的动态监管。

(四)课后服务内容丰富。积极推进“5+2”课后服务模式,同时各校建设了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办学特色及学校现有的条件,科学设计课后服务内容,既有知识拓展,也有特长培养。各县区、各学校按照“一区一策,一校一案”多样化实施课后服务,服务内容丰富多彩。

(五)教育管理评价逐步完善,为“双减”落地提供制度保障认真落实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相关措施,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盘锦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等级评价指导意见(试行)》、《盘锦市义务教育学校小学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试评价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做好等级评价、非纸笔测试提供了指导。问卷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次数明显减少达到100%。

二、“双减”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盘锦市“双减”工作成效明显,学生校外培训压力和校内作业负担明显减轻,百姓认可度较高,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双减”政策理解尚有误区。个别学校及教师“双减”政策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深刻,导致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落实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部分家长“双减”不理解担心减少作业量或不参与校外培训就会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不配合教师开展工作,“学校减家长加、校内减校外加”的问题依然存在,家长的焦虑情绪及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二)学校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落实校内减负还有差距一是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不力,教研水平不高,提质增效上效果不明显。二是学生作业量上,部分学校公示学生作业流于形式个别学校个别教师还有通过家长手机布置作业的现象三是作业管理设计上虽有突破,但实用性上还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部分教师作业批改还只停留在给个ABC”等级或者“真棒、加油”等简单词语上,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发挥作业对教与学的检测反馈、及时校正的功能

(三)违规校外培训有禁不止,学科培训有反弹倾向由于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不理解,对中高考根深蒂固的观念,学科类的校外培训仍有很大市场需求,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培训机构和个人变换方式搞培训。有的居家辅导,“一对一”高收费补课;有的以艺术培训为由,做学科类培训,打“游击战”;有的机构或个人转战到“地下”,不受相关制度的约束,监管困难等。在156张调查问卷中,有136名学生在暑假参与了校外培训机构或个人组织学科辅导,占比达87.2%,存在反弹倾向

(四)课后服务机制有待完善课后服务监管有待加强是部分学校硬件设施配置不体育场、篮球场、美术教室、微机室等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导致这些学校活动项目相对单一。在156张调查问卷中,只有46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占比只有29.5%。大部分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用于写作业、辅导作业等。在参与课后服务上,有些学生属于“被自愿”是课后服务渠道短缺,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等社会资源很少为学校服务课后服务内容碎片化,“活动课课程化”还待完善。四是课后服务带来的用眼卫生、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脊柱侧弯等方面存在隐患,有待相关部门做好监管。

(五)教师压力普遍较大,师资力量存在供需矛盾。一是通过教师的交流,90%以上的教师反映“双减”实施以来,工作负担明显加重,教师每日平均在校时长达到10小时以上,存在疲劳应对的现象。二是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师资补充机制有待完善体音美等专业教师匮乏,部分学校不能满足学生正常授课及课后服务的需求,尤其是农村学校更为突出。三是师资培训、研修提高的机会不多有的教师甚至无法抽身参与培训,更谈不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四是名目繁多的“进校园”活动和各类过程性留痕资料、表册填报等让广大教师深感疲惫和焦虑,教师职业倦怠感普遍增强。

三、对下一步“双减”工作建议意见

(一)着力加强家校共建共育,营造“双减”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加大“双减”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转变育人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二是建立健全家校共同育人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要更多地在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制管理”上投入精力缓解为升学而求学、为就业而考试的焦虑。三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不断改善资源供给加大活动课教室、劳动实践基地、智能黑板、风雨操场等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活动场所。拓展校外教育服务范围,探索社会资源开发,实现校外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二)着力强化教学的科学与高效助力“双减”落地落实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做好课程标准(2022版)培训工作使广大教师全面、准确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与要求,转变教育理念,科学、高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加强作业管理,依据新课程标准重新编审“有效作业”,确保作业的基础性、全面性、多样性与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做好作业管理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全面提高学校作业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教育评价体系,利用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着力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坚持“科学、法制、规范”思维,严格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积极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发挥师资、技术等方面优势,把培训重点放在学生兴趣培养拓展上,积极为学生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教育培训。加大隐形变异培训机构治理力度,对那些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课后托管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或者个人,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明察暗访,严查变相培训、虚假宣传等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同时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全面落实“黑白名单”信息公开等制度,有序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四)着力加强课后服务配套机制建设,形成“双减”强大合力。一是加强课后服务工作督导检查,指导农村学校、小规模学校完善课后服务方案,按照“双减”规定落实落细,确保课后服务不是隐形辅导的代名词二是扩大课后服务覆盖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坚持一校一策的原则,最大限度开设好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多样的知识与技能。立足地域特色,将我市石油文化、渔雁文化、稻蟹文化、红色文化课后服务内容,了解盘锦本土文化,厚植爱家爱国的情怀是拓宽课后服务渠道。合理开发开放青少年、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场所,积极探索社会志愿者、专业人士到校提供专业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五)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是关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力度,培养各级各类教学能手,提升教师工作荣誉感获得感。二是加大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完善结对帮扶机制,有效推动城乡间、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进一步缩小校际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是对涉及各类活动进校园的工作要落实报备审批制度,严格把关,尽量减少非教学工作进校园,有效减轻教师过重工作负担。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关于强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情况的报告
下一篇: 关于我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和校外培训负担”情况的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盘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建议使用IE7.0,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站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6020666号-1    联系电话:0427-282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