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政府《关于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 发布日期2024-06-06
- 浏览次数0
2024年5月29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并通过了市政府《关于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2023年以来,市政府全面履行打击经济犯罪的工作职责,有力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国家税收安全力度续增,积极落办上级重大专项案件,领先打击新型经济犯罪领域,境外追逃追赃工作成效凸显,先进工作经验获得全省推介。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市政府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手狠抓严格执法,一手狠抓净化政治生态,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推动经侦工作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我市经侦工作与振兴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期望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打击经济犯罪力度还需加强;信息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廉政建设需要不断深化等等。
会议要求,市政府要紧扣中心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推进全市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贯彻落实。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提高认识,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市政府要深化对经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我市经侦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规范权力运行,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坚持制度牵动,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经侦执法体系,确保执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把控立、撤案程序和条件,规范做好立案审查和撤案工作。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案,对涉嫌金融、商贸、涉税三大领域犯罪,尤其是对非法集资、网络传销、信用卡诈骗和保险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规范使用调查性侦查措施,准确适用限制人身、财产权利的强制性措施。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公安机关要定期开展大型综合行动,形成对经济犯罪的强大震慑,严肃查处经济犯罪案件,依法严惩犯罪分子,有效遏制经济犯罪的蔓延。
二、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市政府要加强对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打击经济犯罪的科技含量和效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经济犯罪活动进行监测和预警,提高公安机关对经济犯罪的发现和打击能力。建立健全经济犯罪线索的收集、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经济犯罪的苗头和趋势。加强情报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与行政部门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的协作配合和同法院、检察院在法律适用、证据收集等方面的沟通;组织金融、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排查、管控、打击的常态化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协作配合,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要加强与信访、维稳部门的协作;针对涉税领域经济犯罪要完善警税协作新格局,针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加强与金融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针对打击境外追逃工作,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享情报信息,协调办案行动,形成打击境外追逃工作整体合力。
三、多措并举,有效预防经济犯罪,不断减少犯罪发生比率
市政府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识假防骗意识,不断提高抵御防范风险的能力。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经济犯罪预防宣传视频片,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提高群众对经济犯罪的防范意识;运用宣传讲解、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经济犯罪的危害和损失,增强预防经济犯罪的意识;通过社区组织普法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经济犯罪预防知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安全素养。深化警企协作,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加强驻企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增强防范抵御经济犯罪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大对社会巡逻和巡防力度,增加警力布控和巡逻范围,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同时,与社区居民建立密切联系,形成社会共治的经济犯罪防范网络。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市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设,引导我市公安机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强化大局意识,把经济犯罪侦查工作融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大局中,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决策在经侦队伍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持续强化廉政建设,狠抓从严治警,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性观念和法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积极打造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不断推动全市公安干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定期开展部门联席培训活动,重点围绕实战开展培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