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 发布日期2024-10-10
- 浏览次数0
2024年9月27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并通过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过去的一年,全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强基导向的重要指示,系统认真落实最高法、省高院的安排部署,着力解决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建设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全面强化基层法院、法庭建设。在开展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方面,市法院坚持“长谋划、短安排”工作思路,以长远眼光抓谋划,以大局思维抓部署,以务实举措抓落实,紧盯人民法庭建设攻坚突破,打通强基工作“最后一公里”,推动全市基层法院、法庭建设呈现新面貌、取得新成效,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盘锦、法治盘锦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指出,全市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工作与振兴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期望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法庭司法为民力度、法庭审判质效、法庭人员配备、诉讼服务功能发挥等方面存在不足。
会议要求,全市法院要紧扣中心工作,不断加强专业型人民法庭建设,进一步提升审判工作实效,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要积极推进司法为民
全市人民法庭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严格法律程序,确保案件质量,做到依法公正裁决,树立司法公信力。要着力减轻群众诉累,强化“简案快办”、“难案精办”理念,提高办案效率,规范巡回审判工作,加大巡回审判力度,方便群众诉讼。围绕“三个服务”功能定位,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推动人民法庭与人民调解、信访、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多元解纷力量协同运转、良性互动。诉讼服务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在人民法庭建立诉讼服务站,实现司法便民利民网络的全覆盖,为当事人打官司更明白、更便捷。加强巡回审判点、法律服务站建设。灵活运用公众开放日、观摩庭审、以案释法、送法进校园等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基层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推动诉讼服务不断延伸。
二、要进一步提升法庭审判质效
为了全面提升司法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及时、有效地接触到司法资源。全市人民法庭要做实优化布局,实现司法服务全覆盖。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立足地方特色,加强专业型人民法庭建设,形成设置合理、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人民法庭布局新体系。要做实诉源治理,树立“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现代纠纷解决理念,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司法智慧。要做实审判管理,促推司法办案提质增效。人民法庭要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细化审判管理,强化数字赋能,积极发挥案审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努力实现提质增效。着力于健全完善“城区法庭+城乡结合法庭+乡村法庭+巡回审判点”的司法服务网络,扎实推进法庭基础建设,确保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要做实强基固本,夯实人民法庭发展根基。坚持强基导向,抓实业务能力建设,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等,最大限度保障和发挥人民法庭功能。要做实品牌打造,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要不断强化法庭队伍建设
全市人民法庭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继续优化法庭人员配置。真正选派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善于管理、长于协调的优秀法官担任法庭工作。安排有法律实务经验、熟悉社情民意、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法官到人民法庭工作。健全新招录人员、新入额法官到人民法庭锻炼机制,促进聘用制书记员、安保等人员配备稳定。同时引进优秀人才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法庭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注重人员培训与队伍素质的提升,通过定期组织法官参与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等活动提升业务水平和审判技巧,以满足人民法庭开展审判及服务的基本要求,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减轻基层法官工作强度,为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